日期:2022-02-25 15:36:36 来源:政府办 作者:
点击量:
金塔县人民政府
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9年,金塔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决策部署,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金塔县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要求,全面推进到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政务公开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公开方式进一步多样,公开领域进一步拓展,公开实效进一步增强。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及时、准确、有序开展。现根据《条例》等有关规定,公布金塔县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一、总体情况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一是严格责任传导抓推进。调整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将政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目标管理体系建立,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政府综合考核目标责任书》,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考核分值占综合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分值的5%。2019年,县政府领导同志先后2次听取政务公开工作汇报,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协调推进会议3次,专题研究部署推动政务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难点、堵点问题。二是健全制度体系促规范。注重从强化制度落实入手,印发了《2019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别公布了政府和部门专栏信息公开目录及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了政策解读、回应关切、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依申请公开等工作要求和职责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领导批示件(含信件)、县长信箱和在线留言及“12345”政府服务热线管理办法,办理流程图上墙公示,修订完善了政府信息发布审核、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网站安全管理制度、政务公开考核办法等制度办法7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审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内容、要求,对涉密和不宜公开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全年无泄密事件发生。三是加强培训宣传促公开。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积极组织开展《条例》解读、业务培训等活动,切实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实效和质量。加大培训教育力度,举办全县政务公开、网站信息发布等专题培训6场、300余人次,乡镇、部门专职工作人员参训率实现全覆盖,政务信息发布、审核、退回等流程操作成熟度大幅提高。四是加强督查检查促落实。县政府分管领导在政府全体会议、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对政务公开进行了安排部署,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加强督查检查力度,对政府网站34个专栏和26个政务新媒体进行人工读网检查,在“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专栏公开人大代表意见建议68项,政协委员提案27项,及时向社会公布反馈提案办理情况。下发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网站普查、政务新媒体运行情况通报4期,整改问题50余个。强化督查结果运用,对政务公开不及时的单位实行跟踪督办,对多次通报整改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责令主要领导向县政府作出书面检查,结果计入责任书考核并扣除相应分值。
(二)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一是多措并举进行政策解读。严格落实政策解读机制,认真对照政策解读的范围、程序、形式与标准,综合运用文字、图表、数据、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实时在政府门户网站、新媒体等平台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重大公共利益、需广泛知晓的重要政策文件、信息动态。建立完善政策解读机制,做到规范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发布。2019年,围绕“六稳”总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深化改革、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全生产等重点公开领域,发布中央及省市解读文章162条,在本地解读栏目发布县政府及部门主要领导解读文章17篇。二是及时有效回应公众关切。围绕增强舆情风险评估研判,制定出台了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健全了舆情研判标准、依据和口径,使用第三方系统对网站热词及时统计研判,完善了舆情监测引导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反馈。2019年,录入敏感词库词条997条,修订完善各类舆情风险处置预案10项。重点围绕税费征缴、风险防范、生态安全、脱贫攻坚、社会治安、教育医疗等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实强化舆情监控,科学研判合理引导,较好的履行了政务舆情回应主体责任。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县长信箱”、“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接受群众咨询,主动回应群众提问,认真解决群众诉求,2019年,回复“县长信箱”信件58件、受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反映事项379件,答复满意率达97%。通过金塔新闻和县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发布重要动态信息,发布常务会议新闻通稿15次,切实增进了社会认同。三是严格落实决策和执行公开。强化政策公文类信息公开,完善公开属性审查环节,2019年主动公开县政府、县政府办公室各类文件49份。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出台时的公众参与,积极征求各方面意见,制定并发布规范性文件9份,发放征求意见建议函件800余份,收回意见建议函件56条。扎实推进执行公开,主动公开重点改革任务落实、重要政策执行、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召开政情通报会2次、及时发布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动态信息1200余条。积极推进结果公开,主动公开重大决策、重要政策落实情况,加大对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委、市政府和全县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结果的公开力度。围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执行难百日攻坚”,召开新闻发布会5次。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依申请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公开申请指南、流程、联系方式和申请表,2019年度未收到依申请公开申请。
(三)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一是全面落实三大攻坚战信息公开。加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信息公开,按月公开全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县级专项资金情况,主动公开打击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信息352条。加强脱贫攻坚信息公开,在做好扶贫政策宣传、扶贫对象识别与退出、扶贫资金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等方面,主动公开扶贫资金、项目等信息91条。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新设置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时”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个专栏,认真做好环境保护、“河长制”等信息公开,发布环评公告6份、环境督查信息74余条,设置县级以上河长公示牌6块。二是加强“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坚持以政务公开助推促改革,先后编制公布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机构清单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围绕减税降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等,公开改革任务落实情况244条。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工作,2019年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违法行为监管、“双随机”抽查信息等信息14条。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组织各单位加大各类证明事项清理减并力度,主动公开保留证明事项,公布清理各类证明事项270项。三是强化民生领域信息公开。以政务公开助推惠民生,重点强化就业创业、教育、卫生健康、养老服务、土地征收、公共文化体育等信息公开力度,全年公开就业信息27条、教育信息275条、医疗卫生信息112条、养老服务信息9条、征地信息10条、公共文化体育信息58条。同时,及时公开省市历次督查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不断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和实效。四是细化财政信息公开。以政务公开助推稳增长,主动公开2019年度财政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和2018年度财政决算、“三公”经费决算等信息116条。及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对全县债务限额、余额、债务率、偿债率以及经济财政状况、债券发行、存续期管理等项目进行了详细公开,加强数据分析,扩大公众知晓。
(四)拓展监管领域,提升政务公开质量。一是加强政务新媒体监管。认真对照《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等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督促全县26个政务新媒体开办单位制定工作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和工作职责,规范信息审核、发布流程,切实发挥了政务新媒体公共服务功能。严格执行新媒体常态化监管机制,坚持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每月对26个新媒体安全保密、信息发布、互动回应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覆盖率100%。2019年,共开展政务新媒体抽查检查10次,整改信息发布滞后、表述不规范、栏目设置不合理、互动回应差等问题150余条。严格按照市政府办公室要求,按时上报政务新媒体自查整改报告,至目前已报送5期。二是全面提升政府门户网站管理水平。对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全新改版升级,新增5个专题专栏,改版34个部门专栏,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增设预期引导信息等18个重点领域共52个公开栏目,全年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各类信息19000余条。强化信息公开审核,落实专人读网制度,通过人工读网与智能检测相结合的方式,严查“四不”栏目、错误链接和敏感词汇,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人工读网检查台账》,从源头上做到减少错误发生。网站全年访问量达14万人次,被市委网信办确定为B类活跃网站,连续11个季度未被省市通报。三是全面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切实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不断扩大主动公开。2019年,县政府门户网站共发布和转载各类信息19000余条,其中:县政府本级公开信息15000余条,34个信息公开主体单位公开信息4000余条,政务信息公开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 |
本年新 |
对外公开总数量 |
|
规章 |
0 |
0 |
0 |
|
规范性文件 |
9 |
9 |
9 |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204 |
增11 |
8244 |
|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
109 |
减5 |
7239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1711 |
增168 |
425 |
|
行政强制 |
118 |
增6 |
112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47 |
0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数量 |
采购总金额 |
||
政府集中采购 |
52 |
206710200 |
||
|
|
|
|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
|
|
|
|
|
|
|
|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
|
|
|
|
|
|
|
|
|
|
|
|
|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我县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国家、省、市的要求还有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县级“热”,部分乡镇和部门“冷”,政务公开基础还不够扎实;二是政务公开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全面完善,部分单位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细致的安排;三是政务公开工作的时效性不够强,公开的内容还不全面、不够及时;四是公开的规范化还有待加强,公开的形式信息多,实质性公开少,结果信息多,过程信息公开少,正面信息多,负面信息公开少,被动接受信息多,贴合群众需求信息少。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平台的建设和维护,持续深化和拓展公开内容,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充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努力建设阳光、透明、服务型政府。
一是健全公开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和机制,继续推进信息制作、管理、审查、公开的规范化,稳步拓展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健全政务信息公开目录。
二是健全人员组织。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确保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构成相对稳定,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培训,通过自学和加强与上级业务指导部门交流,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能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是强化平台建设。加强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和管理,不断优化网站栏目,完善网上咨询、建言等互动栏目的功能,强化办事服务功能,及时更新网站信息,丰富网页信息组织方式,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提高管理水平。
四是深化公开内容。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充实公开内容,在确保不泄密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公开政府信息,特别是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努力打造成让群众知情、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为群众服务的平台。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19年我县没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未发生针对我县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申诉案件。